2025年2月17日起,福州31路、149路、185快线、201路、210路(东南汽车城专线)、355快线、148路、通勤快线13等8条公交线路的部分站点,实施响铃式停靠。响铃公交通过“大数据研判+灵活停靠”双核驱动,实现了公交服务从“固定线路”到“需求导向”的跨越式升级,不仅大幅提升了运行效率,更以人性化服务赢得市民点赞。
创新举措,引领公交出行新潮流
响铃式公交打破了传统公交“逢站必停”的常规,实现了公交车辆运行效率与乘客出行需求的精准匹配。乘客在需要下车的站点,只需提前按响下车铃,公交车便会在此站点停靠;若无人按铃且站台无候车乘客,公交车则直接低速通过,不再停靠。本次调整后,全市实行响铃式停靠的公交线路有24条,站点达307个。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彰显了福州市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创新思维,更为市民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出行选择。
科学研判,响铃设置合理精准
据了解,福州市道运中心推出响铃公交前,进行了深入的客流大数据分析和研判。通过对历史客流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中心精准掌握了各公交线路的客流分布特征和出行需求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道路拥堵和公交覆盖情况,科学合理地设定了响铃式停靠的线路站点,确保了公交车辆在满足乘客需求、保障片区基本公交服务的同时,能够实现高效运行。
高效运行,公交效率显著提升
对于线路长、站点多的远郊线路,实施响铃式停靠既满足了客流稀疏区域的出行需求,又减少了无效停站时间。自2024年试点实施以来,各线路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实施响铃式停靠的公交线路,单趟运营时间平均缩短了3-5分钟。这一变化不仅缩短了乘客的等待时间,更提高了公交车辆的整体运营效率。
车等人到车适人,公交服务更加贴心
从传统的“车等人”到如今的“车适人”,福州市公交服务实现了质的飞跃。响铃式公交的推出,让公交车辆更加贴近乘客的出行需求,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贴心、高效的出行服务。响铃公交在沿线站点和车厢的站节牌都标注了“铃铛”标识,在驾驶座靠背、下车处的广告牌也粘贴了乘客提醒,语音播报时,也会提醒“下一站是响铃式停靠……”。无论是匆忙的上班族,还是悠闲的游客,都能在乘车过程中感受到这份来自公交的温暖与关怀。
从“传统公交”到“智慧响铃”,福州正以创新之笔描绘城市交通新图景。后续,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秉承“福运榕城,满意公交”的品牌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市民的出行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