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交通运输2017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安排
时间:2018-01-25 17:02

一、2017年交通运输工作主要成效

2017年我市交通运输工作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125.9亿元,占年初省交通厅下达年度计划的106.8%,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再创历史新高,完成投资额居全省交通系统第一位;“攻坚2017”行动成效明显,完成投资84.7亿元;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到167公里;农村公路新铺水泥路面190公里;为民办实事项目超额完成;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拉动更加有力,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指标增速持续稳中向好,位居全省第二。2017年,我委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绩效管理考评中首次位列全省第一名,分别被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授予“厦门会晤”先进集体与“三合一”论坛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交通运输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效:

1、交通规划引领效果显著。牵头开展了福州市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和滨海新城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课题研究,在加快实施既有项目的基础上,谋划实施一批新的重大项目,优化提升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效率,通过实施公路、铁路、城市轨道、机场、港口五类重大交通项目规划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省交通厅已原则同意将道庆洲过江通道工程、董奉山隧道通道工程(东南快速通道)调整列入普通国省道规划。

2、交通基础项目进展顺利。沈海高速镜洋互通建成通车;长平高速、长福高速等续建项目按照既定目标有序推进;顺利动建洪塘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道庆洲过江通道工程、福银高速闽侯沙堤互通、228国道长乐外文武围垦堤至下沙段等项目;东南快速通道、福州机场第二高速、沈海高速扩容工程福州段、政和杨源至永定高速福州段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工程创新取得突破,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福州市境段获省优秀勘察和优秀设计双料一等奖。

3、运输量指标稳中有升。运输生产稳中向好,全市公路水路换算总周转量分别增长11.3%、15.3%,位居全省第一。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增长31.8%,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增10.5%,位居全省第二,高于年度目标4.4个百分点。全市汽车、摩托车修理维护、汽车租赁等营业收入总量比增41.7%,高于年度目标16.7个百分点。

4、为民办实事项目稳步推进。全年新增、更新公交车807辆,占年度计划269%;新辟和优化公交线路50条,占年度计划250%;改造公交站台112个,占年度计划112%。建成农村公路190公里,占比127%;完成危桥改造8座,占比160%,农村公路安保提升工程完成220公里,占比184%。

5、运输行业管理持续加强。一是稳妥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福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政许可工作规范》。二是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采取日常监管与综合整治相结合等方式,着力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经营行为。三是加强重大活动保障。圆满完成春运、“三合一”会议和金砖厦门会晤福州备降交通运输保障工作,顺利完成400多名中外代表、120多名中外记者以及中联部工作人员的交通保障服务,累计发送车辆1600多趟次。四是落实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公交场站建设、公交站台改造、公交车辆更新、公交线路优化、公交智能化建设等任务,并持续做好残疾车非法营运整治和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全市路网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普通国省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仍然偏低;交通运输促投资稳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资金供给与刚性支出矛盾突出;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管理服务手段还比较简单等等。

二、2018年计划目标和重点工作

2018年我市交通运输计划完成投资113亿元,其中高速公路50.6亿元,普通公路54.6亿元,枢纽场站及运输装备7.83亿元。建设高速公路建设项目6个167公里,普通国省道16个151公里,建成农村公路150公里;城市公交新增更新车辆500辆,公交班线新增优化20条。建设公交枢纽站(停车场)、首末站2个,改造公交停靠站100个。全年交通运输工作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佳绩:

(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有新进展。“抓项目,促发展”活动为契机,加快项目推进。一是抓好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加强向上级部门的汇报沟通,争取更大支持。通过前期工作的突破,确保东南快速通道、福州机场第二高速项目如期全面动建。二是加快在建项目。续建长平、长福、莆炎、沈海复线连江洋门至闽侯青口段、福银高速闽侯鸿尾互通、福银高速闽侯沙堤互通等6个项目167 公里,加快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228国道长乐外文武围垦堤至下沙段、洪山桥和洪塘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道庆洲过江通道工程和新规划普通国省道等项目建设;建设长乐客运中心站客运枢纽,福建星泰安物流园区、福建长乐翔福物流园等6个货运枢纽。

(二)在补齐交通民生短板上要有新成效。一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制定差异化补助政策,着力改善山区群众交通出行条件, 重点推进自然村、通达山区公路提级改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好先行。二是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推动农村公路拓宽改造,推动养护专项工程实施和路域环境整治,全面形成“畅、安、洁、优”的农村公路体系。三是大力实施生命防护工程。出台建设管理机制,制定奖惩激励措施。

(三)在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上有新提升。一是努力完成“公交都市”创建任务,倒排时间节点,明确落实责任。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计划淘汰传统能源公交车864辆,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500辆,并推进“公交都市”智能化支持系统建设。二是推进交通运输物流发展。以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以及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发展为重点和突破口,推进我市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三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抓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建设,做到以点带面,推进各县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县城组团、中心镇、乡村的客运网络全覆盖。

(四)在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工作上要有新举措。一是抓好客运市场整治,严厉打击各类经营性违章行为,继续规范出租车行业发展,加强网约车服务管理,初步完成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二是抓好运输市场监管。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客货运市场、驾培学校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清理整顿工作,不断规范运输市场经营秩序。三是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推进落实现代工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涵盖工程施工、施工监理、试验检测、质量安全生产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四是强化公路养护管理。持续推行精细化养护,促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常态化。全面推行路长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构建规范化基层养护站所。

(五)在加强行业安全监管上有新内容。狠抓重点领域监管。坚持在防、管、控上下功夫,继续加强“两客一危”车辆、水上交通、工程建设、轨道交通、客运场站、桥梁隧道、事故多发路段、恶劣天气、节假日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力度,确保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六)在加强行业党建上要有新作为。巩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两个责任”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来源:交通委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