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发展思路
养护管理。以“建五优公路,创现代养护”为目标,以养护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桥隧等技术攻关,构建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机、路”协同发展;持续完善“定额养护责任制”模式,实现资金效用、劳动效率、服务品质“三个最大化”。
品质公路。以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标准,推进国省道路面改造,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提升路面技术状况指数,积极打造绿色公路,营造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产权管理。以“依法治路,提升服务”为主题,全面推进公路路政许可规范化建设,建立国省道路产信息动态登记制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有效维护公路路产路权。
综合服务。以“服务区、停车区、便民服务点”三大出行服务为支点,加快公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用贴心服务打造温馨驿站。以“互联网+公路”为发展方向,大力实施“智慧工地”“智慧养护”工程,构建普通公路大数据中心,打造高效协同、科学完备的“智慧公路”管理新模式。
党建引领。以“1356”党建工作机制和党建绩效评估为抓手,全面从严治党,激发“党建+”活力,推进党支部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2021年重点工作
01提速增效 创建品牌工程
★抓项目。重点实施46公里/36万平方米路面改造工程,整治道路安全隐患路段2处,加固改造危(病)桥3座,服务公众安全便捷出行。
★抓质量。持续推进“绿色公路”“品质工程”双示范、双创建,推广废旧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强化路面改造项目标准化管理,打造“福州公路标准化品牌”。
★抓提升。创建 “美丽交通生态公路”37.4公里,打造15个植物与人文节点等方式,凸显“生态公路+”模式,实现公路绿化与青山绿水同在、美丽与发展共赢。
02创新机制 加强精细养护
★深化路面养护标准化。以实施预防性养护为抓手,持续开展次差路段攻坚提升行动,积极探索四新技术应用,注重过程跟踪及修补质量效益评价,确保全市普通国省道路况水平保持稳定。
★深化小修养护精细化。将“定额养护责任制”模式延伸扩展,实现资金效用最大化;积极发挥绩效工资杠杆调节作用,实现劳动效率最大化;坚持精细管理,确保养护质量,提高路容路貌路况,实现服务品质最大化。
★深化桥隧养护专业化。以桥隧技术攻关小组为基础,整合学科性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形成桥隧技术攻关团队,解决桥隧重难点技术问题,确保桥梁、隧道安全运行。
03夯实基础 规范行业管理
★持续加强安全综治管理,潜移默化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本质。
★持续加强公路产权管理,积极探索运用合署办公等方式,保护路产路权。
★持续加强绩效评估管理,形成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的效能管理格局,转变机关作风。
04服务民生 构建智慧公路
★智慧公路引领发展。加大福州公路综合管理平台推广应用,增设路网外场监测感知设施,继续推进市县路网分级管理,提升路网监测服务能力。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分析小修养护里程与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配置情况,推动“人、机、路”协同发展。编制《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联接构造改进技术研究及指南》,持续推进新技术研发,提升公路养护技术。
★基础设施服务发展。新建4个公路站,并选择有条件的公路服务站,打造“一站一主题、一站一特色”。全力提升“服务区、停车区、便民服务点”软环境,推动公路基础设施从单纯满足出行向旅游、文化传播等综合公路服务转变。
05凝心聚力 增强发展活力
★强化规划计划引领。科学编制“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规划,做好普通国省道移交接养线路规划,全过程掌握线路情况;加强工程项目库管理,优化养护资金分配,筹措地方财政资金拉动公路养护投资增长,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抓好年度预算执行,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配置效率。
★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广泛开展“守初心担使命 迎接建党百年”主题党日活动,做足“党建+”文章,继续唱响党建品牌;开展突破“难、硬、重、新”工作行动,全面提高年轻干部“七种能力”;持续开展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唱响全方位推动福州公路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主旋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