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委、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召开解答电动车管理新规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王镜秋副局长表示,为加快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公交出行需求,围绕 “出门有公交、方便乘公交”的工作目标,认真剖析公共交通服务存在的问题,以智慧公交、品质公交建设为重点,积极创建公交都市,切实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重点采取以下三个方面措施:
一、科学调整线路
针对部分市民反映的公交线路不合理、线网覆盖不够,等车时间长等问题,重点打造快线、干线、支线三级公交线网。
快线,区域间通达线路突出“快”。到明年底计划开通19条区域间通达线路。今年重点强化五一五四路、六一路、江滨大道等主要客流走廊的公交运输能力,增开早晚高峰大站快线。2020年着重强化工业国货路、杨桥东街、二环、三环、福湾路、南台大道、旗山大道等主要客流集散通道运输能力,增开三江口、滨海新城、大学城、软件园、南屿南通至市中心及琅岐、铜盘片区至火车北站的快线。
干线,主要客流走廊突出“密”。对杨桥路、工业路、国货路、福峡路、华林路、鼓屏路、八一七路、浦上大道等密集廊道上的35条公交线路,采取调整走向、截弯取直、更换车型的方法,进一步均衡运力投放、优化配置公交资源。重点解决上述线路存在的线路长、效率低、线路绕问题。目前已调整25条,至年底还将调整3条;2020年计划调整7条。
支线,通达社区的线路突出“广”。 社区支线突出“走街串巷”,实现公交串社区、联校园、通集市、到医院、连公园,衔接地铁站点及公交快线、干线。同时,丰富定制公交,满足学生、企业职工等群体个性化出行需求。目前已调整45条,至年底还将新开优化27条; 2020年计划优化5条、2021年计划优化21条。
二、完善公交接驳系统
针对市民反映的公交接驳不便问题,重点突出“地铁+公交”互补功能,通过构建以地铁站点为中心的接驳线网,实现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一体衔接。
今年以来,我们已对八一七路、则徐大道、福峡路、福马路等与地铁存在重复的9条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并对大学城、上街、金山、淮安、螺洲、东部新城、连坂、涧田路等17条公交线路进行调整,以加强与地铁1、2号线的接驳。
2020年计划调整与地铁共线的7路、309路走向;新开6条公交线路,方便台江万达商圈、森林公园、战坂路西凤路沿线、冶山路沿线、烟台山、马尾及三江口片区居民换乘地铁。
2021年计划再新开、优化12条公交线,加强奥体、义序、鹤林、闽侯县等片区与地铁4、5号线的接驳。
三、缩短公交发车时间
针对乘客反映的部分线路候车时间长等问题,计划对全市公交运营服务进行优化,制定了公交运营图,争取运营趟次年增长率达5%以上。目前,我们已对高峰期客流量集中,公交运力需求较大的线路,如1路、2路等38条公交线路进行加密,高峰期发车间隔已由12分钟缩短至8分钟以内。同时,各公交企业正在陆续延长线路运营时间,争取到今年年底前,运营时间到21时的公交线路达140条,占比50%以上;运营时间到22时的公交线路达60条,占比20%以上。中心区域五一路、五四路、工业路、福马路、杨桥路等主要客流走廊,确保1条以上公交运营服务时间至23点,与地铁运营相衔接。
(图源:福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